鎳礦詳細介紹以及選礦方法鎳礦指含有鎳元素或鎳化合物的礦石,能經(jīng)過選礦成為含鎳品位較高的鎳精礦或者說是鎳礦砂,鎳精礦需要經(jīng)過冶煉提成,才能成為精鎳及鎳制品。鎳礦在地殼中的含量為0.018%,鎳礦主要礦物有鎳黃鐵礦〔(Ni,F(xiàn)e)9S8〕、硅鎂鎳礦〔(Ni,Mg)SiO3·nH2O〕、針鎳礦或黃鎳礦(NiS)、紅鎳礦(NiAs)等。 鎳是銀白色金屬,熔點1455℃,沸點2730℃,密度8.90克/厘米3。有鐵磁性和延展性,能導電和導熱。常溫下,鎳在潮濕空氣中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,不但能阻止繼續(xù)被氧化,而且能耐堿、鹽溶液的腐蝕。塊狀鎳不會燃燒,細鎳絲可燃,特制的細小多孔鎳粒在空氣中會自燃。加熱時,鎳與氧、硫、氯、溴發(fā)生劇烈反應。細粉末狀的金屬鎳在加熱時可吸收相當量的氫氣。鎳能緩慢地溶于稀鹽酸、稀硫酸、稀硝酸,但在發(fā)煙硝酸中表面鈍化。鎳的氧化態(tài)為-1、+1、+2、+3、+4,簡單化合物中以+2價最穩(wěn)定,+3價鎳鹽為氧化劑。鎳的氧化物有NiO和Ni2O3。氫氧化鎳〔Ni(OH)2〕為強堿,微溶于水,易溶于酸。硫酸鎳(NiSO4)能與堿金屬硫酸鹽形成礬Ni(SO4)2·6H2O(MI為堿金屬離子)。+2價鎳離子能形成配位化合物。在加壓下,鎳與一氧化碳能形成四羰基鎳〔Ni(CO)4〕,加熱后它又會分解成金屬鎳和一氧化碳。 1.硫化銅鎳礦選礦 該類型礦石多為巖漿熔離型銅鎳礦,其中含鎳3%以上的富礦石可供直接冶煉;含鎳小于3%的礦石,則需選礦處理。 (1) 硫化銅鎳礦的礦物組成和選礦方法 該類礦石中常見金屬礦物有:磁黃鐵礦、鎳黃鐵礦和黃銅礦,此外還有磁鐵礦、黃鐵礦、鈦鐵礦、鉻鐵礦、墨銅礦、銅藍、輝銅礦、斑銅礦以及鉑族礦物等;脈石礦物有:橄欖石、輝石、斜長石、滑石、蛇紋石、綠泥石、陽起石和云母等,有時還有石英和碳酸鹽等。 銅鎳礦石中銅主要以黃銅礦形態(tài)存在;而鎳主要呈鎳黃鐵礦、針硫鎳礦、紫硫鎳鐵礦等游離硫化鎳形態(tài)存在,有相當一部分鎳以類質同像賦存于磁黃鐵礦中,還有少量硅酸鎳。 硫化銅鎳礦石的選礦方法,最主要的是浮選,而磁選和重選通常為輔助選礦方法。 2.氧化鎳礦處理 氧化鎳礦中的鎳紅土礦含鐵高,含硅鎂低,含鎳為1~2 %;而硅酸鎳礦含鐵低,含硅鎂高,含鎳為1.6~ 4.0%。目前,氧化鎳礦的開發(fā)利用是以鎳紅土礦為主。由于氧化鎳礦中的鎳常以類質同象分散在脈石礦物中,且粒度很細,采用機械選礦方法直接處理,難以獲得良好效果。礦石經(jīng)焙燒處理改變礦物結構后,雖可取得較好技術指標,但費用較高,尚未用于工業(yè)生產(chǎn)。 目前,氧化鎳礦處理多采用破碎、篩分等工序預先除去風化程度弱、含鎳低的大塊基巖礦塊,富集比較低。近年來,由于煉鎳技術的不斷發(fā)展和鎳消耗量的增加以及硫化鎳富礦資源的不斷減少,氧化鎳礦的開發(fā)利用日益受到重視。氧化鎳礦床一般埋藏較淺,適于露天大規(guī)模開采,亦可進行選擇性開采。由于采礦成本較低,與硫化鎳礦相比,具有一定的競爭能力。 |